讨厌人情世故,不愿逢场作戏,往往跟这些心态有关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6:43 点击次数:118
01
为了人情世故而思来想去,往往是一件让人心累的事。
昨天,要思考说哪一句话;今天,要思考做什么讨人喜欢的事儿;明天,要思考如何斗赢别人。如此活着,貌似就没有什么意义了。
人情世故,既然如此复杂,为什么人们还会推崇呢?因为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
只要出了社会,进入到职场当中打拼,就需要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。而不论接触什么人,都不可避免要谈及人情世故。
不过,对于人情世故的偏执,终究有消散的那一天。
当一个人历经半生,有了其他的想法,那他就会选择远离人情世故,不再逢场作戏,哪怕被人视为异类,也毫不在乎。如此之人,基本上都有这些心态。
图片
02
对于虚伪的反感。
人这种生物,可以做到极度虚伪,但他们的内心深处,依旧是厌恶虚伪的。这就是人性的矛盾。
单位的老板、领导,难道就喜欢逢场作戏,虚伪而活吗?不见得。
在私下,不少老板、领导,都比较真实,没有任何虚伪的面具。因为在人前,跟在人后,所需要说的话,做的事,都是不一样的。
在人前,面对外人,自然需要有一定的城府。而有城府的本身,就是戴着面具做人。没办法,要是没有城府,就会被有心之人拿捏。
在人后,不用面对外人,可以安静一个人过日子,啥都不用管,那就可以脱下面具。城府也好,逢场作戏也罢,统统都不存在了。
虚伪的人生,不过是迫于无奈的选择罢了。要是可以选择真实而活,又有谁会选择虚伪呢?
脱下面具,回归真实,不再复杂,这就是老子谈到的“返璞归真”。
图片
03
看透世道人心后的释怀。
我们不妨扪心自问,自己害怕被人视为异类吗?答案只有一个,害怕。
在人情社会,无数人都会害怕“人言可畏”。别人说一句话,或者投来一个异样的眼神,我们都会内心一颤。
这种内心的颤动,跟阅历太浅有关。我们会害怕,在别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不太好的印象。
说得直白一点,就是对于“首因效应”的执着,让我们失去了理性。
别人是否看得起我们,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?别人是否认为我们异类,对于我们的人生有影响吗?没有任何的影响。
害怕人言,不过是一种“自己吓自己”的愚昧罢了。
当一个人有所经历,看透了世道人心的真相,那他就会逐渐释怀,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和看法。
反正,做不到让全部人都满意,那就只能做到让自己满意。取悦自己,才是人生真相。
图片
04
极简而活,享受独处人生。
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,之所以复杂,就是因为涉及到感情、利益的交易。
跟同事相处,由于大家存在一层竞争关系,就不可能真心相待,只会你算计我,我防备你,每一个人都明争暗斗。
跟朋友相处,看似称兄道弟,你说几句好话,我也说几句好话,实际上都是利益交易。有钱有酒真兄弟,患难何曾见一人?
跟亲戚相处,虽然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,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谈血缘关系,那就有点扯淡了。越是有点关系,越是见不得人好。
没有被残酷的社交现实毒打过,就不会明白这些道理。唯有被残酷的社交现实毒打过,才会明白江湖的复杂。
人教人,说一百次都没用;事教人,一遍就让人印象深刻。
印象深刻的人们,终究会选择极简而活,远离毫无意义的社交。毕竟,低质量的社交,比不过高质量的独处。
图片
05
写到最后
从小到大,身边的长辈都“吓唬”我们:要是你不懂合群,不懂人情世故,就会成为群体的异类,被人排斥。
真的如此吗?并非如此。
如果是编制内的职工,自然是需要讲人情世故的。问题是,大部分人都不是编制内的职工,只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。
普普通通的打工人,根本就没有讲人情世故的必要。
原因在于,编制内跟编制外,是两个不同的世界。编制内讲究的,是情商大于智商,以爬上去为主;编制外讲究的,是智商大于情商,以赚钱为主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只要能赚到钱,生活安稳,那就足够了。至于说什么逢场作戏,人情世故,就不要想太多了,少给本该平静的生命增添麻烦。
文/舒山有鹿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